JN江南今日,Ulike母公司、頭部美容儀企業由萊集團發布反腐通報稱,2025年以來已將涉嫌刑事犯罪的12人移送公安機關處理,其中就包括由萊集團原深圳公司研發總監李某,其于在職期間曾為合作商謀取不正當利益并非法收受好處費。
事實上,近年來,不斷有知名美妝公司高調反腐,折射了中國美妝企業必須面對的集體課題——企業高速發展期的“野蠻生長”,為腐敗提供了溫床,當行業來到發展平緩期,反腐成為盤桓在企業健康發展之路的重要關卡。
就在近日,青眼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重慶某公司研發總工程師丁某某因利用測試、引薦化妝品原材料的職務便利,向所屬公司推薦使用多家公司原料,并在促成交易后收受回扣、好處費13.7萬元,最終因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近期被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
青眼注意到,這是化妝品行業被披露的貪腐案例中,首次涉及研發總工程師職位,也體現貪腐現象已延伸至原料采購環節。
“該案例給行業帶來了警示,貪腐現象距離化妝品企業并不遙遠。企業要長期發展,反腐制度的建設必須要跟上,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損失”,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如此認為。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2022年1月17日,時年49歲的丁某某入職重慶某有限責任公司,擔任研發總工程師一職。
▍截自中國裁判文書網
青眼從判決文書獲悉,截至2024年5月31日,丁某某利用測試、引薦化妝品原材料的職務便利,向所屬公司推薦使用廣州某化工有限公司、廣州某貿易有限公司、廣州市某貿易有限公司、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多種化妝品原材料,最終促成所在公司與上述4家公司的交易。
在此過程中,丁某某通過微信賬戶、銀行賬戶收取上述4家公司給予的回扣、好處費共計人民幣13.72萬元用于個人消費。其中,丁某某收受某公司回扣10.7萬元,以及其他三家公司給予的好處費1.44萬元、1.12萬元、0.47萬元。
2024年9月2日,丁某某主動到重慶市公安局巴南區分局青山派出所投案,并如實供述上述事實,次日被刑事拘留。同月,丁某某家屬代為退還贓款13.72萬元。
今年7月,重慶市巴南區人民檢察院指控丁某某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并提起公訴。法院認為,丁某某作為公司工作人員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回扣、好處費,歸個人所有,數額較大,其行為已構成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
關于被告辯護人提出的關于丁某某系初犯、認罪認罰、有自首情節及退贓并繳納罰金的辯護意見,與法院審理查明事實一致,予以采納。
法院表示,因丁某某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系自首,可依法從輕處罰,其自愿認罪認罰,可以依法從寬處理;主動退贓并積極繳納罰金,可酌定從輕處罰。
最終,丁某某因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拘役四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五千元;追繳丁某某贓款13.72萬元,上繳國庫。
青眼注意到,這是業內首例被披露的研發總工受賄案。不過,美妝行業研發人員的貪腐行為并非個案。
此外,青眼從中國裁判文書網獲悉,2021年,上海某有限公司技術研發工程師龔某利用其具有化妝品研發及建議選用化妝品原料供應商的職權,非法收受化妝品原料供應商支付的好處費合計40.7萬元,最終因犯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事實上,作為化妝品公司研發的重要話事人,研發總工對于原料采購擁有一定的決定權,而此次研發總工受賄案也引起多位業內人士的關注與討論。
“研發總工作為級別相對較高的崗位,在原料選擇上確實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該案例提醒企業要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來減少利益輸送的空間”,廣州某化妝品公司研發負責人對青眼表示。
華東某美妝公司研發總監則表示,“隨著國家法規的趨嚴與市場的充分競爭,原料市場的透明度相對也有所提升,加之不少企業內部建立基礎研究、原料評估、采購等多個部門,多個鏈條的制衡較大程度上減少了研發負責人‘一言堂’的可能,也進一步減少該類案例發生的可能”。
青眼還注意到,隨著行業的高速發展,化妝品行業的舞弊行為并非局限于原料領域,而是覆蓋了生產制造、市場營銷、銷售渠道等多個環節。
例如,2024年,LVMH集團子公司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下稱: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的職務侵占案一時引發行業轟動。
根據判決書顯示,2015年至2023年間,路威酩軒香水化妝品內部員工先后勾結兩家外部公司,通過虛構“會務費”“咨詢服務費”“翻譯”等業務訂單累計套取資金超2100萬元,兩家外部公司分別從中收取5%-8%、25%-40%不等的服務費。最終,三名涉案人員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年至二年九個月不等,均適用緩刑。
由于近年來的高速發展,直播電商成為美妝市場的重要銷售渠道,這也使其成為腐敗舞弊的重災區,如美腕、辛選等知名直播機構都曾發生貪腐事件。
“直播電商平臺的運營崗位,如選品專員、招商專員、流量分配崗、活動策劃崗、賬號管理員等,他們手中掌握的對商品上架、推薦位次、流量曝光度、參與平臺活動資格等的決定權或重要影響力,都可能構成刑法上的‘職務便利’”,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職務和經濟犯罪檢察部檢察官助理李博此前表示。
化妝品線下銷售端的貪腐現象同樣不可小覷。據相關部門披露,2023年3月至2024年8月期間,四川省某化妝品公司業務員徐某利用公司不與下游超市直接對賬的漏洞,多次將下游超市應向公司支付的貨款共計104萬元挪用,用于個人炒外匯以及個人消費,最終被抓獲。
多個貪腐案例的背后,折射出在中國化妝品行業持續進步的今天,舞弊行為正以更加隱蔽的形態侵蝕著企業生態,也為企業帶來了警示——反腐是企業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石。
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起訴利用職務便利實施的民營企業內部腐敗犯罪1萬余人,同比上升25%,犯罪人數的高速增長反映了民企反腐的緊迫性。
美妝行業也并不例外。青眼調查發現,隨著中國美妝市場的日益規范,企業法律意識的逐漸提升,不少美妝企業對于貪腐等舞弊行為的危害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加入到了反舞弊的行列。
一般而言,舞弊是指公司內、外部人員采用欺騙、隱瞞等違法違規手段,謀取個人不正當利益,損害公司正當經濟利益的行為;或謀取不當的公司經濟利益,同時可能為個人帶來不正當利益的行為。
根據ACFE研究數據顯示,企業舞弊平均需要持續12個月才會暴露,在此期間持續侵蝕著企業資產。
可以說,反舞弊能力的建設正在成為美妝企業另一維度的全新戰場,并成為企業在競爭中勝出的重要基礎。
青眼搜閱多家國貨上市美妝公司ESG報告發現,近年來,丸美生物、華熙生物等多家國內頭部美妝企業正在加大對于反舞弊能力的建設。
例如,去年高調反腐的華熙生物制定了《反腐敗反舞弊條例》《反商業賄賂合規指南》等反賄賂制度,并每年聘請第三方認證機構開展ISO 37001反賄賂管理體系的審核,確保其持續有效運行。
珀萊雅則建立完善的反腐敗治理架構,防治商業賄賂管理工作由公司董事會戰略委員會統一領導,ESG管理委員會負責,并由 ESG 管理委員會公司治理小組具體執行。去年2月,珀萊雅加入國內首家企業內控協會廣東省企業內部控制協會與多家企業發起的反舞弊聯盟。
丸美生物則是最早進行反舞弊能力建設的國貨美妝企業之一,早在2022年加入企業反舞弊聯盟,而其于2012年成立的審計監察部,則直接隸屬于董事會,負責內部控制、審計以及監察職能,從而形成了對公司業務全面覆蓋的監督體系。
與此同時,橘朵母公司橘宜、林清軒等多家企業通過高薪聘請監察人員,從源頭上防范廉潔風險和業務風險。
青眼從某知名招聘網站獲悉,橘宜正以3-4萬元/月的高薪招聘合規監察經理,薪資制度為每年16薪,崗位要求制定、完善集團合規與反舞弊制度、流程及政策,確保符合國內外法律法規及行業監管要求。
此外,林清軒以2-3.5萬元/月薪資招聘電商方向的監察高級經理,該崗位需通過整合多渠道舉報信息以及運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等,全面開展電商內部員工廉潔舞弊、利益沖突等違規案件的深度調查工作。
可以說,在監管趨嚴、競爭日發激烈、ESG建設穩步推進的當下,反舞弊對于美妝企業而言已成為生存的必答題。
正如知名零售企業永輝超市在近日發布的反腐公開信中表示,“任何形式的貪腐、舞弊行為,最終都會轉嫁為供應鏈成本”,對于國內美妝企業而言,這場企業內部無聲的反舞弊戰爭,正在緩緩拉開序幕。